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北海法院:念好“反诈经” 筑牢“防火墙”
  发布时间:2024-07-10 15:53:44 打印 字号: | |

“刷单返利”“虚假网络贷款”“租借、买卖‘两卡’”……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手法不断翻新。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

北海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从严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从严打击和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并行,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筑牢反诈“防火墙”。

全链条发力 从严打击电诈犯罪

明知他人从事电信网络诈骗仍提供帮助,为蝇头小利以身试法必受法律制裁……

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苏某伟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从诈骗犯罪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北海市两级法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犯罪团伙中的首要分子、组织指挥人员,坚决依法从重处罚。2023年以来,北海市两级法院共审结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151件,判处被告人327人。

坚持“出重拳”“下重手”,全链条发力。正确认定上下游关联犯罪,坚决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助链、利益链。2023年以来,北海市两级法院共审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97件。

坚持全力追赃挽损,守护群众“钱袋子”,注重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适用,最大限度削弱犯罪分子的经济实力。2023年以来,北海市两级法院对涉电信网络诈骗被告人判处罚金427.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74万余元。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趋势、新特点,北海市两级法院就适用罪名、事实认定、证据标准等重点问题积极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沟通协调,加强分析研判,统一法律适用;对在电诈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隐患,及时与银行、金融机构沟通反馈,推动银行、金融机构规范相关工作制度。

传递司法关怀 守护未成年人法治晴空

2023年9月13日,2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的未成年人在法庭上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我们很后悔,一定改过自新。”

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宣判:2名未成年被告人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1万元至9000元不等。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向低龄化延伸,一些未成年人在金钱的诱惑下,沦为电诈“工具人”,为电诈分子提供“两卡”和个人信息、帮助拨打诈骗电话,或者以“电话接口”的方式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北海市两级法院高度重视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审理,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把庭审变成教育、改造未成年罪犯的重要阵地。发挥“家庭教育+法治教育”的双重合力,帮助未成年罪犯悔过自新、重返社会。

强化普法宣传 筑牢反诈防线

2024年3月7日,合浦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合浦县廉州镇第七小学,为学生们送上了“开学第一课”,用鲜活案例警示同学们要远离违法犯罪。

“遇到陌生电话不要接,陌生链接不要点。”

“出售、转让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户,都有可能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2024年6月25日,在北海市铁山港区某社区一处大树下,北海市铁山港区人民法院的干警将反诈“大礼包”送到群众家门口。

北海市两级法院注重延伸审判职能,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反诈普法工作力度。筑牢“线下”+“线上”多层次、全方位反诈防线。

 “法院公众开放日”“旁听庭审”“法治集市”“农村法治小讲堂”“夜间普法”……北海市两级法院组织法官及干警主动走进社区、学校、乡村、市场开展反诈宣传,揭露当前存在的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提高群众的识诈防诈能力。2023年以来,北海市两级法院累计开展各类反诈宣传111次。

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警示、教育、预防、宣传作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以“法官说法” “以案释法”的形式,运用“活教材”发布识骗要点和防范指南,向群众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最大限度挤压电诈分子“行骗空间”。 


 
来源: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童瑶

联系我们

  • 电话:0779-3963035
  • 案件咨询电话:0779-3963205、0779-3963206、0779-396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