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法官看法官丨黄振才:初心是32年如一日的坚守
作者:申江慧  发布时间:2020-09-23 09:53:45 打印 字号: | |

合浦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振才回访当事人

题记:三十二年,光阴荏苒,物换星移,在时光岁月里奔波,在人间烟火里历练,在尘世里保持一颗初心不变。

黄振才,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合浦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人称“老黄牛”的他已在法院工作32年。这32年里他始终兢兢业业,先后获得“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全区优秀法官”、“全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全国、自治区、市县各级表彰及荣誉称号。

2018年,黄振才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走心:择一事,忠一生

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黄振才法官在基层法庭一待就是26年。每每院里有新进干警,都对黄振才法官坚守基层法庭26年感到惊诧不已,“要问是什么支撑着我,我想应该是骨子里中国农民的安贫乐道。”黄振才总是乐呵呵的回答。

1988年,刚参加工作的黄振才来到了法院最偏僻的西场法庭工作。派出法庭的工作环境与院机关相比要差一些,交通也并不便利,为了兼顾工作,黄振才以法庭为家,白天,他或威严坐于审判台,彰显法律的权威,或走到邻里乡间,化解矛盾于萌芽;夜晚,他或伏案疾书,智慧流淌于字里行间,或修灯煮饭,尽享宁静安然。日子波澜不惊,却又意义不凡。岁月如梭,几番春秋轮回,身边的同事换了几轮,而他一干就是14年。

“西场法庭工作条件艰苦、生活不便,但他却从来没有为此去找过领导。”当时与黄振才一同在西场法庭工作的同事说。

“法庭工作是很辛苦,但总得有人干,如果人人都想回院机关,那法庭的工作谁来做?在法庭工作时间长了,我说的话老百姓爱听,他们有纠纷也愿意找我,我感觉在法庭工作也挺好!”黄振才说。

2004年,因为工作需要,黄振才担任星岛湖法庭庭长,这一干,又是11年。他带领星岛湖法庭连续六年获得县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两次获市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获全区法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整整26年的坚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是农民的安贫乐道,还是火热的赤子之心?答案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26年如一日的坚守。

匠心:寻常见功力,细微见真章

基层法庭的案件看似琐碎,却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谁家盖房子挡了别人家的路,谁家的菜种到别人家的地里,谁家的狗咬了谁家的鸡……纠纷的双方往往还沾亲带故,这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案子看起来不大,矛盾对立却不小。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实体正义,更加重视纠纷能够得到解决,还能够维持原有的邻里、亲情等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案子要断,但邻里关系和亲情不能‘断’。”

作为合浦法院有名的调解能手,家长理短到了黄振才手上似乎变得简单了,最后都调解结案,事了人和。于他而言,调解工作的制胜之道就是:多动脑——找准调解切入点;多动腿——带案下基层;多用心——用情感温暖人。

李某新丧,妻子吴某和母亲张某的婆媳析产纠纷就在法庭上演。这已经是该案当事双方第五次坐在一起针锋相对了。夫丧子亡的悲恸在双方脸上仍未消减,婆媳反目的敌视却在黄振才苦口婆心的劝解之下渐渐不见,最终案件调解结案,婆媳和好,相携而出。庭审似乎很简单,甚至多了几分戏剧化,但在黄振才看来却是功夫在案外:该案共调解五次,三次带案下乡,两次开庭,联络当事双方亲友做工作。这一切的努力都源于本案当事双方的特殊关系和双方一时意气之争的事实。黄振才以当事双方共同的情感寄托——新丧的李某为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疏导。面对过往的点滴,听着黄振才的劝解,两个女人终于握手言和,相拥而泣。类似的案子还有不少,每当官司完结当事人握手言和时,是他最心满意足的时刻,也最能体现他自己的职业价值。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6年基层法庭的不悔坚守,他审结了2500余起纠纷,无一超审限结案,70%以上的纠纷调解结案,服判息诉率达94%,二审维持率100%。

初心:亲友如相问,冰心在玉壶

合浦曾称廉州,“廉”不仅有名更有实。被用作成语典故的“珠还合浦”,即以东汉太守孟尝勤廉恤民为蓝本,传颂至今。自小受合浦廉吏文化的熏陶浸润,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清廉之风,塑造了黄振才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的廉洁自律意识。

在黄振才同志32年的工作生涯中,也曾有一些当事人为了打赢官司,总是想方设法向他拉关系,说人情,但他对自己定了两条规定:一是对亲朋好友说情给予批评教育,讲清道理,表明态度,不拿原则做交易;二是对给予金钱诱惑的,要给予说情者严厉批评,令其把钱物收回或上交纪检部门。他说,一名法官,代表的是法律的威严,只有这样,才能持身中正,心安理得。

法院职业背后既是一个个以法律和良知守护公正的法院人,也是一个个人间烟火里的普通人。32年如一日,黄振才法官用纯真、忠厚、实干回馈着他所挚爱的这份职业,没有惊心动魄的伟大功绩,只有细水长流的孜孜不倦,在日复一日,一点一滴的举动中,点亮了心灯,温暖了司法,传承着法治,造福着百姓。


 
来源:合浦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黄尚洁

联系我们

  • 电话:0779-3963035
  • 案件咨询电话:0779-3963205、0779-3963206、0779-396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