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现场
通过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公开开庭审理
“打假官司”既妨害司法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又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体系。8月28日下午,海城区法院通过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嫌虚假诉讼案件。
公诉机关诉称,被告人满其凤为某公司的会计,1995年至1998年间,林某从该公司处批发柴油对外销售,与满其凤互有往来。在经济往来中,被告人满其凤与林某形成了债权关系,林某向满其凤出具了两张分别为15万元和4万元的借条。1998年,林某偿还了上述19万元本金及利息,已实际履行完毕上述债务,但两张借条仍留在满其凤处。
2013年,满其凤于家中整理时发现了两张借条,她在明知林某已向自己履行完毕债务的情况下,以上述两张借条将林某诉至海城区法院,要求林某偿还本金19万元及利息约90万元。海城区法院经开庭审理后于2016年11月1日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原告满其凤要求被告林某偿还借款及利息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驳回其诉讼请求。
满其凤不服法院的一审判决,上诉至北海市中级法院。市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将该案发回重审。
2017年5月5日,海城区法院重新对该案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定驳回满其凤的起诉。
被告人满其凤隐瞒他人已经全部清偿债务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导致林某为应诉而支付律师费、鉴定费等损失48000元。
2017年5月17日,海城区法院以该案争议事由的合法性存疑为由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审查后,被告人满其凤才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满其凤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以虚假诉讼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且被告人满其凤曾因犯贪污罪被海城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未执行完毕,根据相关规定应当数罪并罚。
法庭将择期进行宣判。民商事领域存在的虚假诉讼现象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也扰乱正常的诉讼秩序,海城区法院依法查办此类案件,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正常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