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五好”措施推动矛盾多元化解提档升级
——海城区法院反聘老法官参与多元化解初显成效
作者:廖洁华  发布时间:2020-07-02 08:45:12 打印 字号: | |

为充分发挥退休法官余热,让退休法官参与到诉前调解工作来,把大量矛盾处理在一线,化解在基层,海城区法院与海城区司法局联合在立案庭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对双方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案件,由工作室进行调解,并聘请两名办案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立案前。

两名调解员于2020年6月1日到位并开展工作,截止6月24日,调解工作室收案500件,调解成功65件,工作日平均调解成功案件3.6件。在调解成功的案件中,达成调解协议的为55件(含申请司法确认50件,当场履行5件);经调解不再起诉10件;调解不成的依法办理立案登记。

一是编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网,构建调解工作大格局。积极争取党委的支持,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优势,联合司法局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纠纷化解,推动成立调解组织,激化工作动力,积极依法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发动退休法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由法院、司法局在法院立案庭设立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法院和司法局各指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诉前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协调,法院立案庭和司法局综合股负责对诉前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二是用好老法官,选聘优秀退休法官从事多元化解工作。人民调解员的选派,在法院的退休法官中展开,根据退休法官在职时的工作表现、综合素质确定人民调解员的人选,选择调解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退休法官作为工作室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派驻到人民调解工作室开展工作。

三是建好设立底薪+“以案定补”奖励制度,突破传统调解模式。构建经费保障机制,提高调解人员工作待遇,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发放给各调解员,促进调解工作积极性,保障调解工作有效推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海城区财政每年拔付三名(现已到位两名)专职调解员的基本工资经费;派驻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每调解成功一件案件将获得相应补贴,多劳多得。诉前调解案件实行一案一卷,每月调结的案件,整理归档报海城区司法局审批后,案件补贴直接发放到专职人民调解员个人账户。调解员的基本工资和案件补贴由海城区司法局按月发放。

四是延伸好法院职能,培育发展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以人民调解室为依托,将近年来的退休法官进行入库管理,鼓励更多优秀退休法官参与到人民调解员队伍当中,发挥退休法官自己专业的法律知识,妥善处理大量诉前矛盾纠纷案件。随着拟聘人员的陆续到位,人民调解工作室将实现“小事就地解决,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五是发挥好人民调解员业绩考核机制,提升调解工作质效。建立考核机制,强化对调解员的考核工作,不断完善队伍、制度、业务等方面建设,确保调解工作程序依法有序,台帐规范。定期召开座谈会,人民调解员及法院干警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拿出具体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多元化解工作质效。


 
来源: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黄尚洁

联系我们

  • 电话:0779-3963035
  • 案件咨询电话:0779-3963205、0779-3963206、0779-396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