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北海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在北海中院挂牌成立,标志着自治区总工会倡导建立的首个“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试点落户北海中院,也标志着该项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北海全面启动。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柳金红,自治区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韦超新和北海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蔡敏为工作室揭牌,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莫华福,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林焱,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壮,市律师协会会长黄彪以及各县(区)总工会、各系统工会代表等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先行地区进一步深化劳动争议案件委派委托调解机制建设工作,北海市是总工会在全国3个先行试点地区之一(其他两个试点地区为陕西省西安市和浙江省宁波市)。近年来,北海中院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建成了“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齐备、温馨舒适、高效集约”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打造了诉讼流程“一站式”办理平台。同时,北海中院积极推动司法审判与工会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妥善解决了一大批劳动争议纠纷,2019年全市两级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67件,调撤率达到75%,工会在化解劳动争议矛盾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开展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柳金红副主任表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的建立,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的具体措施。她强调,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健全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调解室的管理与监督,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主动承担调解工作,提升调解的质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建设平安北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积极的贡献!
蔡敏副院长表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将劳动争议纠纷化解端口前移,有利于充分发挥法院和工会在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各自优势,对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北海中院将全力加强与工会的工作协同,加强宣传,在全市范围内树立起调解优先的解决劳动争议理念,积极引导纠纷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进一步做好诉讼与调解的有机衔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协同、社会参与、司法保障”的劳动争议诉前多元化解格局,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北海中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全面提升审判质效,努力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打造成全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样板间”和提高法院审判质效的“加油站”,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全面推广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