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下午,合浦县人民法院韩宗强法官带领团队赴38公里外的闸口镇,审理一起故意伤害罪案件。该案被告人陈某通是一名年逾九旬的老人,因身体原因被取保候审。庭审当日,韩法官在被告人陈某通的卧榻旁,放上了三四把椅子,摆好了开庭使用的台牌,10平方的狭小空间便成了法院的临时法庭。
案起:土地纠纷谈判未果,怒形于色拔刀相向
该起案件的被告人陈某通与被害人陈某文因山地上的一块土地权属问题,发生矛盾,积怨已久。案发当日,陈某通在村里寻找陈某文,他想要就土地纠纷问题再一次与陈某文谈判理论。经过几番询问,陈某通在村里的小卖部找到了陈某文。
被告人陈某通见到被害人陈某文后,立即招呼他出来商量事情,两人争执不下,几次肢体接触,升级了矛盾,陈某通拿出水果刀朝陈某文身上捅。最后,陈某文左侧肩背部与左侧腹部各被捅一刀。经法医鉴定,陈某文腹部损伤程度构成重伤二级。
合议:深思熟虑何地庭审,一致赞成司法为民
韩法官在承办该案后得知,陈某通在两个月前因摔倒导致腰部骨折。韩法官依据医院出具的病情诊断书,多次与被告人家属通电话跟踪陈某通病情进展情况,还实地走访陈某
通家中,确认其病情。几番了解下,韩法官确定陈某通卧床不起,生活已不能自理,想要陈某通坐车到三十公里外的法院参加几个小时的庭审,成了难题。
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身体健康及诉讼权利,韩法官提前与合议庭成员、公诉人等进行沟通,提出到陈某通家中开庭的方案。他说道:“以陈某通目前的身体状况,到法院参加庭审具有相当大的风险。虽然在陈某通家中开庭,庭审环境差了点,但是我们能保证被告人的安全,又能保障庭审的公正公开。而且,左邻右舍也能观看庭审过程,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方的作用。我们辛苦一点,就能换来那么多好处,
何乐而不为呢?”听完韩法官的话后,所有成员都赞成前往陈某通家中开庭。
庭审:卧榻旁的临时法庭彰显司法的人道主义
法庭设在被告人陈某通的卧榻旁,刚进屋时,10平方的狭小空间还堆砌着许多杂物,韩法官为了腾出地方,便自己动手在陈某通的家中收拾了起来。没过多久,矮小的茶几成了审判桌,放上台牌后,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放上韩法官的卷宗材料,韩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法警、公诉人在茶几的四周围坐着,组成了简单的临时审判庭。
随着韩法官的一声“现在开庭”,这场特殊的庭审开始了,并按照庭审流程稳步进行,整个庭审持续了将近1个小时。庭审后,陈某通的儿子向韩法官表示了感谢,他说:“感谢法院体谅我父亲,大老远地开车过来庭审,我父亲年纪大了,没什么文化,对法律知识没什么了解,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相信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
当韩法官准备起身走出陈某通的屋子时,他才发现,原本就只够一个人站的门边角落,竟然挤进了三四个人,他们都侧身站着观看庭审,完全没有影响法庭纪律,走出门口,屋子外边的空地上,还零零散散站了一些人。
韩法官感慨道:“虽然为这名被告人跑了两三趟,还麻烦了许多人过来开庭,但当我听到被告人陈某通儿子发自内心对法院的感谢,看到门口许许多多的群众主动了解法院工作,我感到我们对这起案件的付出是值得的,也让我更加肯定,日常处理案件时,既要维持公正司法,也要尽全力让案件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情,有温度的法治文化才能在乡村文化中深入人心。”
庄重严肃的审判庭里面的法官总是不苟言笑,但,他会将正义带到每个案件当事人的身边,换来当事人的豁然开朗。司法的正义与温情不仅会出现在宽敞明亮的审判庭中,偶尔也会蜗居在小小的十平方空间里。正义也许会因为一个完美方案的考量而晚到,但是,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该案将择期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