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海中院民商审判团队探索员额制改革后的书记员队伍管理,试行有经验的“老”书记员对民商案件卷宗抽查点评通报制度,以此加强对流动性较强的书记员队伍的督促管理,增强书记员责任心,截止目前共抽查7个案件,覆盖民商审判团队所有合议庭,工作推行以来,有效促进了书记员业务素质提高,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开展卷宗抽查点评促进书记员快速成长适应工作需要。北海中院民商审判团队挑选一名工作经验最丰富、责任心最强、工作成效获得一致认可的资深书记员,对团队书记员经办的部分案件卷宗进行抽查,充分发挥有经验书记员“老马识途”的作用,检查卷内材料是否齐备并按目录规范整理,卷内文格式是否规范,发现存在问题对相应书记员作个别指导,全部抽查内容通过书面形式在审判团队中通报,形成书记员工作的有效交流。法官员额制改革以来,伴随着案件的大量增长,书记员通过社会购买模式产生成为常态化,书记员队伍流动性大,新进书记员因不能快速掌握工作方法显得手忙脚乱,又无严格流程规范可供指引,传统的“传、帮、带”模式需要更高效地发挥作用。通过抽查点评和通报,书记员可以直接快速了解到自己各工作环节的不足,及时弥补,有效提高,既能给全体书记员一种普遍性的工作提醒,也从个人荣誉感的层面激励书记员更认真对待工作,增强责任心,努力使工作更高规范,审判团队中也形成工作你追我赶的氛围。
二、横向交流推动书记员工作规范逐步建立形成常态。书记员工作实践性很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卷宗抽查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个别交流、通报交流及点评会议交流,北海中院民事审判团队实现了书记员工作的大推动,业务素质显现明显提高。庭审笔录有什么样的记录技巧,询问、调查笔录有何区别,如何准确把握重点内容,各类诉讼文书如何更准确高效且完整地送达,书记员之后都有了更深入的相互学习和沟通,也逐步形成一套相对规范化的流程。一些传统流程经过探索实践和对比,摸索出更简便快捷的工作模式得以推广。书记员们表示,通过点评和交流,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减少不必要的劳务,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规范了工作内容。目前,该项抽查点评活动在北海中院民商审判团队确立定常态化工作,民商事审判书记员工作规范流程也在探索建立中,制度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
三、实行卷宗初查点评促进案件质量有效提升。书记员工作是重要的审判辅助工作,北海中院民商审判团队员额法官普遍认为,在卷宗归档之前开展初查点评,是一定程度上的案件评查,入卷的案件材料反映出整个案件的审理情况,材料是否完备规范,也体现出审判审理的规范性,包括各类通知是否规范发送,证据整理装订是否有遗漏,都是一种直观体现,可以让法官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置或弥补,对法官工作有实在的促进,从而也切实提升案件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