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一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了海城区法院的立案大厅,今天的他有一件“喜事”。
今年6月,当事人钟文仁收到了北海市相关部门对私搭乱建建筑警醒拆除的通知,老人在收到通知后自行拆除了自家一处违规搭建的围墙。6月15日下午,有关部门在拆除谭屋村私搭乱建时因作业疏忽,拆除了老人屋侧的三棵绿化树。事后,街道办事处登门向老人致歉,但是沟通的结果并不能令他满意。
10月23日,海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了钟文仁的起诉材料,法官在了解到老人有调解意向后,便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法官一边做老人的工作一边积极联系了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同时,通过街道办事处的向上反映,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立即查明事实经过。
海城区法院分别于10月28日、30日两次组织当事人到该院调解,多次有效的沟通后,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街道办事处向钟文仁老人致歉并予以补偿,老人亦接受道歉与赔偿,不再对此事进行追究。
行政诉讼案件历来耗时三至六个月不等,复杂行政案件甚至花费一年以上时间,为了能在诉前将矛盾纠纷解决,海城区法院大力推行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积极化解行政纠纷案件。从起诉到和解,不到10日,老人在奔波数月后在海城区法院盼来一个答复,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