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向媒体通报该院未来五年的主要工作思路。
据了解,过去五年来,北海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65310件,审执结59017件,分别比前五年上升70.25%、61.32%;其中基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0751件,审执结46603件,同比分别上升79.20%、73.27%。荣获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院网络宣传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13项、自治区级荣誉124项。
面对“十三五”时期新的机遇和挑战,北海市中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工作实际,对未来五年的法院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今后五年,全市法院将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切实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全市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北海建设创新型开放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未来五年,北海市中院将重点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一要用五大发展理念统揽法院工作。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与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与确保宪法法律正确实施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依法履职,依法服务和保障五大发展,不断提升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要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实现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按照纠纷解决、权力救济、权力监督、规则引领的顺位要求发挥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强化对行政权的制约与监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北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要倾全力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按照“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要求,把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作为我市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一改三化”、“一打三反”工作思路,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执行工作职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实现严厉打击拒执罪、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和反干预执行常态化;大力推进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全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覆盖,快速查找、控制被执行财产;强力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切实用足用活强制执行措施,确保最高法院、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达成的联合惩戒合作协议落地生根;拓宽被执行财产发现渠道,严格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对拒不申报或申报不实的被执行人依法制裁,确保在两年内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努力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四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落实法官员额制、完善法官职务单独序列及工资制度改革,落实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和司法警察等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落实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推动可调解案件和小额诉讼案件分别进入调解审判“快车道”,切实做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五要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在遵循司法活动规律,体现司法改革精神的前提下,着力创新审判管理新思路。强化案件审限跟踪督办,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六要进一步强化阳光司法便民司法。继续加大阳光司法工作力度,全面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继续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七要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忠诚可靠、司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为完成“十三五”时期法院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苏爱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