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北海市委书记王可批示充分肯定
市中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效明显
作者:苏爱苹  发布时间:2016-06-27 17:11:04 打印 字号: | |
  北海市委书记王可批示充分肯定

                           市中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效明显

  6月18日,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可在市中级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报告》上批示:“市中院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望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对北海法院大力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5月6日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按照自治区高院统一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执行案件集中清理月活动”(下称“清理月”活动),精心部署、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全面开启“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全力攻坚解决广西的执行难问题第一个战役,共执结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420件,提前7天超额66件完成清案任务,执行到位标的1.43亿元,完成结案任务数的118.64%,执行标的金额到位率100%,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具体做法是:一是院领导带头攻坚,突破重点难点。两级法院院长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分别多次部署“清理月”相关工作,组织分析研判重点疑难案件,研究确定具体执行方案。5月20日,刚刚接受人大任命的海城区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李文菁,带队到被执行人北海市某开发中心,就141名申请人申请执行的合同纠纷赔偿案开展劝解工作,促使被执行人当场履行部分债务,并就余款的履行作出具体承诺。二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快速集约查控可供执行财产。北海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法院与房地产部门的网络集中查询,全面开通广西“点对点”和全国“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指定专人统一对未结案件开展“四查两查”,实现足不出户快速查询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清理月”期间共发出查询32284次、反馈24072次,查询到被执行人存款426.5万余元、车辆347台、房屋7套、宅基地2幅,极大提高执行工作效率。三是敢用善用强制措施,形成执行威慑力。全市法院集中力量掀起“执行风暴”,突击对一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5月6日,银海区法院组织80干警拆除7.75亩涉案土地上的建筑物,顺利将讼争土地腾退交付给申请执行人;5月10日,合浦县法院联合辖区公安民警、街道办、物业公司强制腾退一起由民间借贷引起房屋纠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场监督。海城区法院开展“错时执行”、“周末执行”、“凌晨行动”,突击拘留“老赖”。“清理月”以来,全市法院共采取强制查封、冻结、扣押措施246件次,强制清场10次,作出拘留决定38人次。坚持打击拒执违法犯罪常态化,严格依法追究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今年上半全市法院共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件,确保打击力度不减,形成执行工作高压态势。四是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两级法院分别在法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及本地热门网站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还在被执行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街道、村镇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立宣传栏或宣传展板,张贴限制高消费的公告,让“老赖”无藏身之地。截止目前,法院共将410名失信被执行人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限制出境15人次,限制高消费93人次,促使26名失信人主动到法院履行。五是大力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助推解决执行难问题。市中院在全区率先召开“向执行难宣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开启执行攻坚战重大信息,制定专项宣传方案,联系《北海日报》社、北海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安排媒体记者“走基层”,跟踪报道两级法院执行一线工作情况,协助配合北海电视台制作播出执行工作专题宣传片,在全区、全市范围内发布执行典型案例信息,形成执行工作强大宣传声势。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力量,促进形成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促进失信“老赖”主动履行,有效扭转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被动局面,实现执行案件收结案良性循环。5月22日《北海日报》头版头条以题为《我市法院“执行难”攻坚战初显成果》对我市两级法院开展“执行案件集中清理月”活动以来所采取的举措、典型执行案例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头版头条进行了重点报道,这是我市法院工作首次登上本地党报头版头条,赢得当地群众广泛关注和好评。

  下一步,全市两级法院将深入贯彻王可书记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任务,继续集中力量、强化措施、攻坚克难,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重大战役,努力成为全区率先完成目标任务的法院,让群众满意,让党委放心。
责任编辑:苏爱萍 杨丽华

联系我们

  • 电话:0779-3963035
  • 案件咨询电话:0779-3963205、0779-3963206、0779-396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