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海区人民法院立足科技强院目标,不断推进法院对内、对外“双向”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外公开透明”与“对内从严管理”格局,促进了审判执行提质增效,先后荣获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广西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试点法院、全区优秀法院、全区公正廉洁模范法院、全市绩效考评一等奖等荣誉。
外部信息化 透视司法运行 方便群众诉讼
“有了这个阳光司法网,以后就不用三天两头往法院跑了。案件办得怎么样,上网一查就知道,很公开,很方便!”2014年4月1日,银海区人民法院阳光司法网在全区法院率先开通运行,来自福成镇的陈老伯是当天前来立案的第一个群众,递上立案申请材料后,他接到了立案法官附送给他的《广西法院阳光司法网启用告知书》,上面写着银海法院阳光司法网简介、网站登陆办法和登陆密码。随后,导诉干警将陈老伯引至旁边的“司法公开体验区”,打开电脑,手把手教陈老伯登陆银海法院阳光司法网查询自己的案件信息。陈老伯体验后,满意的给出了以上评价。
“以前想了解案件进展,经常要打电话问法官,很麻烦;特别是执行案件,执行法官有没有查询被执行人信息,我们心里没底,经常埋怨法官不作为。现在好了,登陆阳光司法网就可以了解案件进展,法官进行了哪些操作,程序上很透明,省了我们律师和当事人很多焦虑。”2015年8月中旬,银海法院阳光司法网开通运行16个月之后,银海法院对阳光司法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刘律师是前来立案时受邀参与问卷调查的律师之一。由于经常代理当事人前来银海法院进行立案和诉讼,刘律师对阳光司法网开通前后的变化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截至目前,银海法院共向1608名前来立案的群众发放了《阳光司法网启用告知书》。
阳光司法网的开通实现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的全面网上公开。“立案登记、立案审批、案件分派、开庭时间、审判人员、结案日期”等7个关键审判信息、“执行立案、执行法官、执行时间、执行措施、执行结果”等11个执行信息通过阳光司法网全景式展现给案件当事人。自2015年8月1日起立案的诉讼案件,系统还会自动向当事人短信推送立案、分案、排期开庭、审限变更、结案等5个关键节点信息。司法公开力度越来越大,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司法便捷服务。
内部信息化 提升办案效率 实现用权留痕
“以前的办案都是纸质化,做笔录、写判决书、审批等都是纸质的,现在不同了,所有的操作都是电子化,全部都在电脑上操作,快了很多。”在银海法院工作了近30年的崔法官告诉记者。
办案实现电子化后,案件的开庭时间、审理期限等都由电脑控制,人为更改不了,过了法定审判期限就属于超期审理,要被追责。同时,判决书没有送达当事人签收的,案件不予报结,审判时间紧迫,需要不断提高审判效率。近两年来,该院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均达100%,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0%以上。
相对于审判法官,执行法官显得轻松了很多。今年4月,该院运用执行信息查控系统将被执行人金昌公司在银行的368万元存款成功划扣。这一起工程款结算纠纷案,从执行收案到执结,总共用了半年时间。
“以前搞执行走街串巷各个单位到处跑,还要经常去市外、省外出差。现在好了,建立执行指挥中心之后,我们法院的执行信息查控系统与银行、房管、国土等20多个部门建立了信息联网,通过电脑就能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房产、车辆等信息,方便快捷。我们每天都在网上查,而且所有的查询操作都在电脑上有记录,也避免了当事人说我们执行法官不作为”,该院执行法官曾法官说。
据悉,近两年来,该院共查询执行案件1630件,查询13812次,查询并执行到位资金近864万元、车辆171辆、房产58处。去年,该院的执结率达90.17%。同时,该院建立了掌上移动办公、掌上微信平台,下一步将尝试电子送达法律文书,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