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法院强措施 治“老赖”佑民生
今年以来,北海市两级法院执行局大胆创新、攻坚克难,采取“查控财产、曝光信息、执行联动”等措施,治理“老赖”,促进民生案件有效执行,取得较好实效。去年6月份开展“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活动以来,已执结民生案件1305件,标的4036万多元,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收到群众送来锦旗6幅、牌匾3块。
查控财产:执行划扣“老赖”资金
2015年1月16日,被执行人李某主动将56519元赔偿款汇海城法院帐户,申请人黄某办理了领款手续,心情舒畅地回家过春节。
黄某是北海市某消防公司务工,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经相关部门确认为工伤。工伤期间,该公司未支付黄某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经裁定该公司支付黄某伤残补助金17500元、工伤医疗补助金20000元、伤残就业补助金15000元、工资3649元、劳动能力鉴定费370元。裁决生效后,该公司拒不履行。黄某申请执行。办案法官依托市执行指挥中心,利用司法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李某的银行账户,告知其再不履行,将划扣其银行资金。李某只好主动将56519元执行款汇到法院帐户。
近年来,北海市法院不断完善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查控系统,做好与工商、银行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与市国土、房产部门联网并试运行成功,扩大被执行人财产查控渠道。依托法院数字司法查询平台,推进“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有效提高财产查控效率。
曝光 “黑名单”: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2015年2月5日,柯某欢天喜地从福建龙岩飞到银海区法院终于领到被唐某占用的102万元欠款。
一直耍赖的唐某,怎么主动到法院还款呢?法院把唐某纳入失信“黑名单”,使其出行困难、信贷被禁、声誉受损。唐某便主动到法院还执行款,要求法院将其失信信息屏蔽、删除。
柯某与唐某多年相识的老朋友,在老家汇款300万现金委托唐某购买北海市某合作联社200万元股权,还有100万元被其占用。事后,多次催促唐某退还占用款,唐某不理。经法院审理判决唐某应返柯某100万元及利息。唐某不履行。柯某向法院申请执行,法官多次寻找唐某,其却还玩起“失踪”游戏躲避执行。2015年1月5日,法院将被执行人唐某纳入全国失信被执纳入“黑名单”,限制其高消费,限制搭乘飞机,使被执行人出行困难、信贷被禁、声誉受损。唐某于2015年1月30日自动到法院接受执行,将102万元欠款及利息归还给柯某。
两级法院依托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库公布了164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有10多名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法院还通过市报刊媒体、法院微博、法院网站等载体,共对1131名“老赖”进行了曝光,形成失信者处处受限制的信用惩戒体系,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执行联动:凸显执行威慑力
2015年2月15日,北海市中级法院组织50多名执行人员,对吉泰兽药有限公司2幢仓库行了强制腾退,并邀请市人大、纪委、政协、辖区派出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工作人员到场监督。
买受人北海能信中药公司竞买得北海吉泰兽药公司位于北海市工业园区内某厂房。法院在对拍卖该房产勘查时,发现该厂房的办公楼被被执行人的股东之一的莫某一家十几人居住占用,其本人患病在医院治疗,且其儿媳、女儿有孕在身。
执行法官根据当地习俗和临近春节实际,耐心做买受人的工作,其同意宽限莫某一家居住,莫某表示配合执行法官将居住外的房地产交付买受人,承诺到期将自动搬离,腾退办公楼。
法警在现场工作人员监督下,依法强制打开大门,进入仓库,执行案件…… 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执法干警带着执行记录仪全程录像和拍摄,清点物品并造册登记,将物品转移给被执行人保管。法官办理了移交手续,并由人大、民警等监督员签字核实,将腾空的厂房交付给北海能信中药公司。
北海市法院不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多次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加强与公安、工商、交通、金融等部门的信息交流,迫使“老赖”在出入境、高消费、搭乘飞机、投资信贷等方面受到限制与制裁,敦促其主动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