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城区法院在北海市主流媒体北海365网公布了一批共计342名长期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借以震慑失信被执行人,让“老赖”们不能逍遥法外。海城区法院在本地媒体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被执行人的失信行为曝光于群众面前,使其因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北海365网上公布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布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海城区法院将依法向上述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限制“老赖”们不得出境、不得乘坐飞机、动车、高铁、火车软卧铺;不得在高级宾馆、饭店、酒楼及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场所消费。看到相关信息后,许多欠债“老赖”纷纷与法院联系,咨询债务偿还事宜,希望早日清偿债务后将失信信息予以屏蔽,挽回颜面。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所起的震慑作用是明显的,但在公布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各庭室领导、执行法官对该项工作重视不够,未按时核查、反馈被执行人信息;2、执行法官对被执行人履行情况核查不细,一些被执行人实际已经履行完毕,但未及时报结,也不将已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信息予以剔除,导致错误发布;3、对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债务责任核查不细,错误列入被执行人名单中发布;4、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不全,未将身份证号码或其他信息公布,导致同名同姓的被执行人无法分清,引起群众误解;5、执行标的计算不准确,未认真核实,笼统根据申请人所申请的标的发布。
通过在媒体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很大程度上化解“执行难”的问题。这一做法也有助于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下一步,海城区法院将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公布工作,充分利用该项措施,震慑失信“老赖”:1、加大力度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规范工作流程,继续在北海365网、北海日报、全国执行案件管理系统上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2、各部门、各庭长、各执行法官提高认识,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认真核查被执行人名单信息;3、核实被执行人履行情况,避免错误发布;4、规范所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确保信息齐全,避免群众误解;5、认真核查案件信息,确保所公布的信息准确无误;6、对已履行完毕债务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及时删除、屏蔽。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与海城区法院近期开展的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相得益彰,大大惩戒了欠债“老赖”们。海城区法院将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加大执行力度,通过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压迫“老赖”的生存空间,督促“老赖”们早日履行债务,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