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震慑欠债“老赖”、彰显法律权威的专项活动,在海城区法院如火如荼进行中。这就是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12月2日,海城区法院将叶某等6名有能力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或隐藏、恶意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和相关人员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叶某等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刑事责任。同时,将许某平等18名虽不构成犯罪,但需要进行司法拘留惩戒的被执行人及相关人员的拘留决定书及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协助查找、控制。
“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一直是困扰和制约法院执行工作的“瓶颈”,也是法院“执行难”的一大困境。长期以来,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以转移财产、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等各种手段规避执行,抗拒执行、阻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2014年11月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抗拒执行、阻碍执行的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海城区法院贯彻落实该通知要求,深入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
12月2日,海城区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了6名拒执者的犯罪材料、18名需要进行司法拘留惩戒的被执行人及相关人员的拘留决定书及相关材料。此次移送的犯罪线索和拘留材料,涉及案件17件,债务数额总计561.75万元,债务最低仅7700元,最高达200万元。其中涉嫌犯拒执罪6人,需司法拘留18人。涉嫌犯罪的主要情节包括: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义务、恶意隐藏、转移财产、隐藏、转移已被查封的财产等。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使欠债“老赖”无所遁形,寸步难行。
下一步,海城区法院将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同时,结合“强制执行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执行力度,惩戒长期不履行债务的失信被执行人。海城区法院将以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为侧重点,加强专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力争打出执行案件强制执行的气势和声威,促进被执行人履行法院生效裁判,彰显法院司法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