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人民法院帮扶贫困村记事
2014-08-11 10:01:42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罗方荣
□平安广西网/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陈家财 通讯员 梁龙全 方建部
2年来,合浦县人民法院挂点帮扶公馆镇六甘、石岭两村委,千方百计尽绵薄之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定纷止争,两村的村容村貌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们“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水源”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水泥路通人心通
“要不是法院的帮扶,我们塘背人到六甘村委,还得走黄泥路。”一村民指着塘背到六甘村委的道路说。
塘背村是六甘村委下的自然村之一,从塘背到六甘村委,路程虽只有3.5公里,但一到雨天,这3.5公里的黄泥路就泥泞得令村民怨声载道,人难走,车更难走。村委曾经想修建水泥路方便群众出行,但是由于涉及到部分村民的征地问题,硬是把已经招标的工程给搁浅下来。2012年,合浦县法院挂点帮扶六甘村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深入细致地做好相关村民的说服工作,最终同意让出地方修路。
修路需要资金,合浦县法院多方奔走、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发动干警积极捐助,最终筹得3.5万元援助村委修路,解决了塘背人出行难的问题。
自开展美丽广西活动以来,合浦县法院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出钱出力搞好乡村环境。在村委旁修建一个篮球场,球场上经常活跃着村民打球的身影。邱某曾是六甘村一名外出农民工,他听说家乡在法院的指导下建设家园时,也回乡出资2万元,请来机械清除杂草,清除之前乱丢的垃圾,还修建了定点垃圾池。
扶农助农乐安居
六甘村委地处公馆镇环山腹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村里经济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合浦县法院就把发展六甘村委的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院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提出发展特色规模产业的规划,先试点后推广种植豆角。至今,试点种植豆角的面积已达60多亩,切实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此外,合浦县法院还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年轻种植能手、养殖能手、致富能手成为中共党员,激励其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地方经济。今年30多岁的李某就是一名养猪能手,他在养猪之余还酿酒卖,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于是,法院联系村委发展李某为新党员。像李某这样的年轻党员,六甘村委每年都会发展1至2名。
石岭村委办公室以前用的是旧瓦房,一旦刮风下雨就成了危房,办公条件非常简陋。该院自帮扶石岭以来,力图改变石岭村委的办公条件,先后组织干警集资1万元,在村委门口装修了4个门面,还协助村委拉项目新建了二层办公楼。如今,石岭村委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
农田灌溉对于农业来说是头等大事,合浦县法院在了解到石岭村的灌溉水泵年久失修后,发动干警集资,组织村民修好水泵房,购买新的水泵,保证农田用水灌溉,造福于民。
明天工程暖童心
自帮扶六甘、石岭以来,合浦县法院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工作,积极投入力量开展明天工程。
六甘小学的“逸夫楼”里,有200多名学生,他们虽然搬进了敞亮的教室,但饮用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学校在教学楼的角落边挖一口井,学生只能用桶提水喝。该院了解情况后,发动干警集资6000元,修建了一条自来水管道,从六甘水库通到村委的自来水管接口连到学校,解决了学生们饮水安全问题。
六甘小学这200多名学生里,相当部分是留守儿童,合浦县法院联合县妇联,在六甘村委办公楼一楼建设了一个60多平米的儿童乐园。每天放学或者周末,儿童乐园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有了休闲玩乐的好去处。
石岭小学的排水长期存在问题,只要一下雨,校园就被淹。合浦县法院经调研后打算出资修建一条排水沟将校园的积水排出校外水渠,但要经过一村民的沙堆,该村民起初不肯让道排水管。帮扶法官跟他诚恳沟通,耐心交流,最终,村民同意让道,并主动清除他的沙堆,工程终于得以顺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