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推进“法官包村”工作,向辖区的4个镇40个村委会全部派驻包村法官,实现一对一、点对点、全覆盖。通过领导定点、法官包村、电话预约、巡回办案的模式,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找法难、跑路难、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与基层村委建立联动调解室,实行案前约访,带案下访,案后回访,确保社情民意零盲点、矛盾纠纷零激化、服务群众零距离。将“法官包村”工作打造成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纽带、了解民意的窗口、疏通民怨的渠道和服务民生的平台,取得良好成效。
一、送法下乡,助推农村农业发展。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法制宣传活动,向辖区农村群众普及商标法、公司法等法律,引导群众通过商标注册和原产地证明推进农村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资料32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800余人。
二、关爱留守儿童,实现法律人文关怀。该院辖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多,产生大量留守儿童群体,其中平阳镇东山村,全村共有留守儿童约60人,福成镇平联村平联小学也有将近60名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该院上半年先后2次进村、进校开展关怀慰问和法制宣传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法律的人文关怀功能。
三、送法进企业,促进中小经济跨越发展。通过司法调研、司法建议等形式,助力辖区企业通过法律思维实现跨越发展。6月8日,该院8名资深法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到国营三合口农场、北部湾农场等企业,调研企业司法需求状况,以司法建议的形式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深受企业欢迎。
四、巡回调解,减轻群众讼累。建立流动巡回调解室和便民速裁点,积极开展带案下访、上门调解工作,利用节日或圩日定期在“速裁点”办公,切实解决群众讼累。上半年共巡回调解131件,受到当地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