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海城法院四举措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作者:吴春凤  发布时间:2014-06-23 17:58:46 打印 字号: | |
  海城法院四举措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近年来,海城区法院严格按照“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创新举措,健全机制,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力服务好党员干警、审执要务、基层群众、发展大局,效果良好。

  让“创先争优”成为服务审执要务的“动力”。找准党建工作与法院中心工作结合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全院干警立足岗位创先进,提升质效争优秀,案件收结案等多项指标位居北海法院前列。创先争优,促进了审判质量效率的提高,2013年,有13名审判人员结案超过100件,最高的达530件,陈培荣法官被评为2013年度全区法院办案标兵,一件案件被评为全区法院精品案件。刑事审判工作成绩显著,刑事审判庭荣获2013年度全区法院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6月,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授予刑事审判庭和4名干警集体三等功和个人三等功。

  让“零距离工作法”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纽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采取“零距离工作法”,让司法服务更便捷、更人性、更高效,积极创新便民利民措施。开展无诉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化解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在联系点东街街道办事处南珠东社区、高德街道办事处马栏村委会开展无诉社区创建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法院和社区联动、诉前调解等方式,实现无案件诉讼至法院,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创建“无诉社区”, 努力实现“一般矛盾纠纷不出社区,重大矛盾纠纷不出街道”的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民解忧零距离,着力保障群众诉讼权利。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提高立案效率和质量。强化干警服务意识,主动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指导,提高立案效率,法定期限内立案率100%;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小额诉讼速裁立案审查,建立再审审查听证制度,实行案件会商制,加强案件流程管理,严把立案、结案关;强化诉调对接机制,2013年立案调解和诉前联调案件343件。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为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打下良好基础。2013年,调整充实党组成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成中层领导人员岗位调整,重视提拔年轻干警,充实审判执行人员。认真开展司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经常对干警着装、仪表、在岗、庭审作风等情况进行巡查,施行每周一升国旗制度,组织法官开展宣誓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接待费同比减少43%,认真开展办公用房整改。加强党建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捐款慰问困难党员。

  坚持能动司法,服务发展大局。近两年,维护社会稳定,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两抢一盗”和非法传销活动, 审结该类案件222件。审理社会影响广的刘子强等33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裴日亮窝藏、北海首例利用微信诈骗等案件。实行圆桌审判制度,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0件66人。促和谐保发展。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作用。审理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纠纷等涉及民生案件729件,协调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与西盟公司164名职工就欠薪事宜达成债权转让调解协议,维护了弱势群体和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主动服务大局。认真审理好涉及海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及涉及民生的行政案件,协助化解重庆路、马栏村体育馆用地、上海路拆迁等纠纷,主动走访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积极推行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机制,案件化解撤诉率达57.14%。加大执行力度。集中清理旧存积案,共清理414件,其中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22件。开展民生案件专项清理执行活动,共结案227件。创新执行措施,在执行市出口加工区某外资企业拖欠 164名工人工资案件时,采取债权转让方式为工人垫付工资额67万多元,及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吴春凤

联系我们

  • 电话:0779-3963035
  • 案件咨询电话:0779-3963205、0779-3963206、0779-396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