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北海市法院推行“强制执行周”措施打开执行工作新局面
作者:苏爱苹  发布时间:2014-06-13 15:59:01 打印 字号: | |
   

   2014年以来,北海市两级法院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围绕“司法为民”主题,集中开展“涉民生集中执行活动”和“集中化解涉执行信访案件活动”,全面推行“强制执行周”措施,每月集中一周时间,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攻势,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联动执法平台查控财产,想方设法穷尽各种强制措施,进一步打开了执行工作的新局面。1-5月份共执结案件56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4325.66万元。其中执结追索劳动报酬96件案件,为群众讨薪193万余元,真正实现司法保民生、司法促民生。

   一、宣传造势先行,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在整个专项活动过程中,将强大的宣传声势前置,全方位营造执行高压声势。一是高调宣布“强制执行周”。3月初北海市中院组织召开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两个专项执行工作,全面启动“强制执行周”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发布,郑重承诺确保群众胜诉权益的实现,让群众感受司法公平。二是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北海市中院、海城区法院、银海区法院先后在《北海日报》公布了44名长期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其失信行为公诸于众,将“黑名单”推送给相关部门,依法限制“老赖”出入境和高消费,给“老赖”形成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律义务。被执行人李某拖欠农民工工资及保险4万余元却拒不履行,当得知法院把其列入失信人名单即将曝光,主动向法院表示愿意和解,并很快自动履行了全部法律义务。三是重点曝光典型案件。被执行人钟某、周某因欠债其名下“海阁酒家”等房地产于2007年被依法拍卖,但其长期占住拒不交付,造成恶劣影响。今年4月17日,海城区法院组织100多名执行人员持续2天对该房进行强制腾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场监督,顺利执结交付房地产。媒体记者现场采访,并在《北海电视台》以“平安关注:惩治 ‘老赖’”为专题进行报道,营造较好的社会舆论。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在各级媒体上发表执行信息文章55篇,及时发布执行工作动态,报道执行工作成效,赢得了社会的支持。

   二、强制措施到位,赢取坚实执行成果。“要敢于碰硬,要敢于采取强制措施,做到雷声大雨点也大,充分显示法院有决心、有能力做好执行工作。”北海市中院院长张培健年初在布置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时对执行干警这样要求。“强制执行周”活动随即在全市法院全面铺开。“黑名单”通报迫使“老赖”无处藏身。春节前夕,隐身多年的被执行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某,因海城区法院“限制出境令”而无法在珠海边检口岸出境,其只好主动找到法院,履行39万元的债务,历时七年的积案才得以执结。拘留罚款措施显威打击抗拒执行的“老赖”。被执行人傅某拒不履行交通事故的赔偿款,还以种种方式规避执行。执行法院在活动中对符某坚决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最终迫使傅某履行了事故赔偿款。财产查控有力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被执行人苏某欠款拒不履行,法院查控其一辆汽车,告知将依法扣押并拍卖其汽车用于还款,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北海市予以曝光,迫使苏某将执行款14.1万元汇到法院账户履行了债务。处置变现可执行财产及时实现债权。合浦某家具有限公司欠32位职工劳动报酬,合浦县法院立即查封其家具和木材,依法拍卖变卖,在款项到位快速组织分配支付,全案执行仅耗时120天。做到了快速控制,快速处置,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申请人合法权益。活动开展以来,两级法院共强制搜查措施15人次,决定拘留8人次,查封扣押财产计350万余元,实现执行标的200万余元。

   三、信息联动助力,实现更高工作效率。依托已经建成的北海市执行指挥中心及其司法查控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有效查询控制被执行人财产,实现执行案件快查、快控、快处、快付。某房地产公司欠款200万余元但不自动履行,市中院执行法官接到执行案件后即通过执行查控系统查控其存款234万元,并立即依法裁定将上述款项划拨至执行法院帐户。5月,经组织双方核对执行标的数额,法院及时将2326173元执行款支付给申请人。一个高额案件得以在两个月内快速、顺利执结,执行查控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专项活动期间,北海两级法院共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查询7096人次,控制财产1900余万元,执结案件154件。

   四,人性化执行伴随,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北海法院在强制执行中讲究规范办案、人性执法,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多方考虑确保案结事了。北海市某房地产公司欠债180万元及相应利息不自觉履行,法院依法查封其房地产,但案外人提出异议,案件执行陷入困境。考虑到直接处置查封财产将不利于案外人与被执行人纠纷的解决,还有可能导致新的矛盾激化,市中院执行局局长李全文多次做被执行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工作,耐心宣传教育,分析利弊,促成该法定代表人与申请人和解并自觉履行到位。做到案结事了且防范新的诉累产生,赢得了当事人及案外人三方的赞赏。二是人性化执行维护社会温情。被执行人陈某因交通事故欠受害人赔偿款约2.3万元,却一直拖延支付。法院决定对陈某采取强制措施敦促其履行债务时,了解到陈某因女友患鼻咽癌,已将原有全部积蓄用于医治,目前经济困难。陈某东拼西凑凑得2.1万元,余款已无力支付。考虑到被执行人确有困难且尽力给付,执行人员转而动员申请放弃部分债权,并对执行费用予以减免。申请执行人最终愿意放弃余款终结案件执行。执行法官人性化对待双方当事人,促成相互体谅,实现了更良好的办案效果。

   
责任编辑:谭永虹

联系我们

  • 电话:0779-3963035
  • 案件咨询电话:0779-3963205、0779-3963206、0779-396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