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海城区法院召开立案工作会议,对立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剖析,并对立案窗口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边学边改进行部署、落实。会议由党组书记、院长张佩和主持,院党组成员和立案庭领导参加了会议。
张佩和院长指出,法院立案服务窗口,是法院接触群众的第一道窗口,也是法院实现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直接影响法院在群众中印象。法院必须贯彻“司法为民”理念,落实司法便民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立案庭要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及司法为民的要求,边学边改,不断创新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的方便人民群众诉讼。
一是进一步完善窗口单位的功能设置,规范工作制度,改进服务态度。在立案大厅配备POS机、电脑、书写桌椅、纸笔、饮水机等服务设施,方便群众立案的需求。立案庭干警要真正把加强群众观念融入到灵魂深处,努力打造人民法院为民窗口,对来访群众做到热心接待服务,细心了解情况,耐心帮助指导,真心排忧解难。
二是提供及时、高效“一站式”服务。立案庭要始终坚持“让群众少跑一次腿,少花一分钱,少操一份心”这一理念,在接待来访群众时,实现导诉、材料收转、立案、接访“一站式”服务。在立案大厅设立专门的导诉人员,由导诉人员接待、引导、解答群众的办事流程等疑问,解决了群众 “不会告”等问题。今年第一季度海城法院立案庭法定期限立案率为100%,没有该立不立的情况出现。
三是加强诉前调解、联动调解及立案调解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纠纷解决渠道。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同时,在立案大厅设立立案调解预约窗口,发挥诉前调解及立案调解的功能作用,通过发挥立案调解功能,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纠纷解决渠道。每周二由立案庭派出一名干警到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海城大队做好预约调解和联动调解的工作。
四是规范院长接待日的接待,把接访的过程作为做群众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将院长接待日的相关制度制作上墙,规范接待日对群众的接访工作。接访当天主管院长、庭领导及案件的承办人均到场做好群众的接待,真诚的倾听群众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