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中院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
突出“多、广、实、快”确保成效
北海中院根据市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安排,在学习教育、征求意见阶段,紧紧围绕中院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改进司法作风和提高司法公信力,以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面向基层和群众,广泛征求对班子及成员在“四风”及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查摆问题、整改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截至3月上旬,中院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设立电子信箱、公众征求意见箱等方式,共收集到意见建议60多条,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方式方法“多”。 中党组通过向机关各部门、全市各基层法院、市直有关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征求意见函(表)100多份;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县三区4个基层法院召开专门座谈会;分别召开中院中层以上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各界代表人士等专题座谈会;班子成员深入分管部门座谈听取干警意见;在北海法院网发布专栏并设置专门电子邮箱,在中院办公楼设置征求意见箱,向社会公众和干警征求意见建议。
参与对象“广”。征求意见的对象有中院机关干警、离退休老干部、基层法院干警、纪检监察机关、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律师和当事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新闻媒体、企业等,尽可能广泛全面地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征求意见“实”。为找准问题,中院领导亲自带队召开座谈会,由专人对所提意见建议进行梳理交党组研究。每场座谈会开始前,中院领导都会向与会代表表明,希望与会代表开诚布公、坦率无讳地说实话、讲问题、提意见,诚恳接受对法院工作挑刺,自觉接受监督。座谈会共收集到50多条意见建议,涵盖了班子及成员在司法作风、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各个方面,符合法院工作实际,对帮助法院改进工作,提高司法公信具有重要作用。
落实整改“快”。中院党组在征求意见阶段,对能够立即整改的,立即研究具体措施整改,做到边查边改,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司法作风的新气象、新变化。一是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中院党组正抓紧研究制定完善门卫法警值班执勤、清理超审限案件、加强会议管理等制度,建立转作风长效机制,进一步转变司法作风,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司法工作群众基础。二是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去年底以来,市中院在全市法院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对追索劳动报酬(含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涉民生案件加大执行力度,搜查、拘留、罚款 25 人次,新闻媒体曝光“老赖”,切实维护胜诉群众合法权益。截止2014年2月底,共执结相关涉民生案件 296件,执结标的 694.6万元。三是微博直播案件开庭,回应社会关切。市中级法院2013年在全区法院率先开通官方微博向公众展示法院工作。今年针对媒体和群众对罪犯减刑假释制度的诸多质疑,进一步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树公信。 1月20日,对在北海监狱开庭审理的罪犯兰某等19人减刑(假释)案全程同步微博直播,这是该院司法公开又一新举措,在全区法院也是首次尝试。3个小时的庭审中,同步直播案件审理全过程,发布信息90条,图片33张,图文并茂地公开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等环节,公开的庭审得到网友积极回应和支持,微博信息共被转发、评论和点赞120次。案件的审理更加透明,保障了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广大群众和上级法院的好评,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