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北海市法院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164名务工人员领到劳动报酬67.67万元

作者:沈晓璐 赵海洲  发布时间:2014-01-15 16:05:09 打印 字号: | |
  • 发款现场
  • 工人领取被企业拖欠工资(图一)
  • 工人领取被企业拖欠工资(图二)
  • 工人领取被企业拖欠工资(图三)
  • 记者采访刚领取了被企业所拖欠工资的工人
  • 工人代表向法院送上牌匾
  • 广西高级法院视频连线北海中院执行款发放现场
  • 记者争相采访北海市执行指挥中心李全文局长
  北海市法院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

                        164名务工人员领到劳动报酬67.67万元

  “我们非常感谢法院和法官,帮助我们拿到这笔拖欠许久的的工资,今天很高兴,终于顺利拿到工资过年了!”。

  2014年1月13日上午,北海市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宣传周”活动,海城区人民法院集中向164名务工人员代表发放了工资67万余元,现场50多名务工人员洋溢着欢乐的笑脸。自治区高院通过视频连线直播此次活动,北海电视台、北海人民广播电台、北海日报、北海晚报、广西法治日报等媒体现场进行报道。

企业停产欠薪 员工四处奔波

  据了解,北海某美资企业,因经营不善停产,从 2011年起不正常发放工人工资。2011年9月,工人们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经调解后公司同意分三次支付劳动报酬,但在支付部分以后就不再支付。

曾在该公司做技术人员的小曾表示,“说起公司拖欠工资的事情是一言难尽,拖欠1万多元钱,去年领了一部分,后来就找不到老板了”。

  抱着2岁多的女儿前来领款的李女士十分激动,“我从公司辞职以后没有再就业,为了这笔钱,我跑了好几个部门,去了三四次劳动仲裁委员会,之前只拿到一部分款项,今天终于领到了余下的3000多元,心情很好,心里也踏实多了,我想好好筹划这笔钱,主要用在来购买奶粉和小孩的衣服。”

法院借力巧执行 案结事了构和谐

  海城区法院于2013年5月17日依法查封了公司的土地和轿车,但年关临近,工人急需领取工资过年,无法及时拍卖财产。法院与该公司主管部门多次沟通,积极探索创新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购买债权,由第三方向工人支付工资的方式来解决公司拖欠的劳动报酬,再通过变卖公司财产来解决第三方公司的资金问题,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继续生存发展,又有利于保护各方利益,是个多赢的局面。经过努力,第三方公司很快便将这67万余元执行款汇入法院代管账户,确保实现工人年前领到工资的愿望。

开展集中执行活动 强力措施保障民生

  在活动现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李全文介绍了北海市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的情况。2013年12月26日,北海市两级法院根据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经过加大执行力度,已清理相关涉民生案件262件,执结标的694.66万元。目前,全市两级法院现尚有涉民生执行案件90件,未结标的496.86万元。

  李全文表示,两级法院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一是加强执行查控合执行变现处置措施,通过变现财产执结案件;二是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将对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三是对无财产案件中符合条件的困难申请执行人提供司法救助;四是加强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老赖”等失信者名单,强力推动活动进度;五是加强督促检查,市中院定期检查指导县(区)法院活动开展,推动平衡发展,争取取得更大突破。
责任编辑:谭永虹

联系我们

  • 电话:0779-3963035
  • 案件咨询电话:0779-3963205、0779-3963206、0779-396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