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开的全区法院院长工作会议上,北海市铁山港区法院喜讯频传:在2011年度全区法院“五个一百”竞赛活动中,铁山港区法院喜获四项自治区级先进荣誉。
喜讯,还远不止这些!继2010年被评为全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之后,2011年,铁山港区法院再次获得全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光荣称号,成为北海市连续两年唯一获此表彰的基层法院。
这些荣誉的取得,是铁山港区法院干警共同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更是党组书记、院长李文菁执着追求和努力的结果。
强根立本 维护司法公正
2010年9月,李文菁走马上任,来到了铁山港区法院。
面对这个有着20多万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热浪奔涌的新天地,李文菁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责任重大。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李文菁决定从抓队伍建设入手。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党组,党组看院长。”这是李文菁抓队伍建设提出的响亮口号。
以党建为基础,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李文菁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思路,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宏扬廉正文化,努力营造“廉洁、文明、和谐、奋进”的良好风气。
法官周末讲坛是自治区高级法院近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活动,两年来,李文菁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一次不漏,先后共有200多人次参加了法官周末讲坛。以此同时,李文菁加大法官培训力度,坚持以会代训。利用案件评查、审委会对疑难案件评析等方式进行业务学习和讨论,先后有20多人次到高院法官学院进行业务培训。
在从严治院和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建设的同时,李文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落实干警职级待遇,先后落实了6名干警的职级待遇,提拔了1名班组成员,5名中层副职领导。今年,又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了一名中层领导。
以人为本,全面激发队伍活力,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有了质的飞跃。2011年,铁山港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090件,审结1052件,审限内结案为100%,服判息诉率为93.63%,位居北海市第一。由于成绩突出,2011年,该院有4个集体和6名干警受到市级以上的表彰,法院党支部也获得了铁山港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达到了质的飞跃。
能动司法 善解纷争促和谐
“执法担道义,躬身作公仆”,这是李文菁给自己立下的誓言。在铁山港区法院任职两年来,李文菁默默地在一线冲锋陷阵,无私奉献,用无声的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铁山港区有很多地方位置较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老百姓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治安案件突出,民事纠纷较多,李文菁经常组织法官深入基层普法,定期进行法制宣传并做好调解工作,让更多的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筑好调解基层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随着港区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复杂的纠纷涌入法院。李文菁集思广益,将法院工作置于大局中去考虑、把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这是铁山港区法院服务港区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
玉铁高速公路、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配套路、预制场和临时服务区等项目的征地搬迁工作中,铁山港区法院在案件诉讼前深入项目实地,引导群众了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政策和法规,全力配合征地拆迁人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最后促成了涉及5个村委会10多户搬迁户7宗土地的如期签约和搬迁,推动了周边其他项目征地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和谐搬迁。
2011年,某公司员工向铁山港区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引发了系列案件,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
这是铁山港区法院建院以来遇到的最棘手、涉案人数最多、法律关系最复杂的一个案件。
李文菁跟踪督办,和专案组精心研究案件的每个环节,确保找到“案结人和”的有效突破口。通过多方协调,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劳资双方关系得以理顺。
案结人和,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赢。铁山港区人民政府亲自送来《感谢信》。公司员工特地制定了“心系民生”的牌匾,亲自送到法院交到李文菁手中。
北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伍国辉针对该案件的完满调解作出批示:“强化调解意识,创新工作方法,铁山港区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办理该系列案件中运用政治智慧,较好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为港区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值得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学习借鉴。”
躬身查访,带头办案。在李文菁的带领下,铁山港区法院将一件件棘手的案子化硝烟为平静,真正实现了司法为民的目的。
务实创新 便民举措暖人心
加强办公现代化建设,这是李文菁走出的又一步棋。
在法院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李文菁积极奔走,筹集资金,装修了视频会议室,安装了三级专网,改善了法院的办公条件。
在李文菁的奔波、努力下,铁山港区法院面貌大为改观。
打造庭审直播。7月23日上午,铁山港区法院首次通过互联网络直播庭审,这也是北海市基层法院首次对庭审现场进行直播,远在千里之外的网民,与身在庭审现场的旁听人员一样,都能同步观看该案的庭审实况。
实现庭审“一案一光碟”目标。挤出资金购买大量的设备,把现有非数字化审判庭全部安装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推行案件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截至目前,法院非数字化审判庭的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已经安装完毕并运行成功。
审判庭的同步录音录像系统运行成功标志着铁山港区法院信息化进程迈上一个新台阶。
李文菁告诉记者,同步录音录像系统不仅为“阳光司法”提供了深厚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有利于促使审判人员转变观念,规范庭审程序并提高控制庭审的驾驭能力。
与此同时,李文菁在认真落实人民法院风险告知制度、司法救助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立案信访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文明接待守则、文明接待标准和院庭领导接访、诉前法律咨询与判后答疑等一系列制度和工作机制;对“窗口”接待人员的态度、用语、着装、礼仪等进行严格规范。这些措施的施行,使法院便民诉讼服务措施逐步完善,立案综合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两年来,在李文菁的带领下,铁山港区法院规范化建设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案件质效也有了新的提高,彻底处理了50多件建院以来累积的上访案件,处理上访案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满意度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当我从群众手中接过‘心系民生’的牌匾时,我的心是沉甸甸的。从事法院工作,只有心正律公,才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只有心正律公,才能依法办案,秉公执法;也只有心正律公,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这就是李文菁,一个锐意进取、甘当公仆,从严治院、带好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的基层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