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太多的剑拔弩张,见过太多的恃强凌弱,李其靖在主审民事的案件时,出发点就是,“这世上没有谁愿意将自己的痛处摆在法律的台面上,老百姓选择人民法院,是出于对法律和人民法官的信任”。
李其靖同志是北海市铁山港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今年43岁的她,已从事审判工作21年,仅2011主审的案件226件,占全庭收案数的三分之一,年均审结的民事案件均能做到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符合法定程序率、适用法律准确率为100%,无一引发当事人上访缠诉和矛盾激发案件。她爱岗敬业,心系百姓,秉公办案,在民事调解工作上倾注了满腔热忱。作为一名民事法官,她用自己扎实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让“公正与效率”这个世纪主题在自己身上得到了较好的诠释。,
“民事纠纷的案子了结了,背后的矛盾疙瘩也要了结,人民的困难更要能实际解决”,官了、事了、民了,是这位资深法官的座右铭。
官司了了,事情也要了。
“这个李其靖,就是一股倔劲,韧劲,最不缺的就是耐性”,这是华劲糖厂多名职工提到李庭长时,如是感慨的说道。
2010年上半年,隶属南宁华劲集团的南康糖厂,由于集团经营策略的转变,南康糖厂又被转让给了中粮集团,其身份遂变成现在的中粮集团北海糖业分公司。在转变“东家”的过程中,华劲集团与原属职工因加班费、年休假等问题发生了纠纷。当时,职工要求华劲集团支付的加班费、年休假工资等金额超过1000万元。双方的争议主要在于对工作日的认定不同。
2010年,由于分歧没能得到解决,345名职工在厂区内静坐罢工,并阻止华劲集团将厂区内属于华劲集团价值1000多万元白砂糖运出销售。当时市场糖价涨幅波度很大,如不及时处理,不但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还将直接影响到华劲集团向银海区福成镇及铁山港区三镇39347名蔗农支付二次甘蔗加价款的进程。一起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由此演变成了多元群体纠纷,企业、职工、蔗农的权益交织在一起并相互冲突,导致案情复杂化。至此多元矛盾上升至白热化,如果处理不慎,不但造成企业经济损失,而且导致蔗农和员工利益也不能兑现,其影响社会稳定的后果不堪设想。
2011年年初,铁山港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了该起案件,“我在看完了案卷之后,发现要找到双方都满意的突破口实在太难了,但我想总会有希望,我多跑几趟,既然老百姓选择人民法院,就是出于对法律和人民法官的信任”。
在以党组书记、院长李文菁为组长的专案小组会议上,铁山港法院制定了详细的办案思路和工作方案,李其靖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化解矛盾上,她想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解决争议。为了稳妥的化解纠纷,她放下了家中年幼的孩子,凡事亲力亲为,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了尽快掌握案情,明了双方当事人最新情况,她决定要亲自出差,她知道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实了,把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做透了,才能够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即使每一次出差都是当天往返,即使每一次回到家中时,已是凌晨时分,但稍作休息,洗把脸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每一次出差她都小心翼翼,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诚”字当头,和风细雨的耐心调解,常用人性和社会公认的道理去说服,用心去触动他们,到了第五次上南宁调解时,华劲集团态度终于被她的诚意感动,她像获得了极大的动力一样,加班加点,力争在春节前把这个影响港区稳定的“隐形炸弹”一次性排除。正是这种忘我、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华劲集团与345名职工终于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这一系列群体性纠纷最终以调解方式圆满结案。她自己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和几百名员工一样,她可以过一个安稳的春节了。
不怕苦不怕烦,张弛有度,把调解工作的火候把握的恰到好处,这就是李其靖,。她不仅是一个工作能手、更是一个强手,2011年李其靖本人荣获个人三等功,妇女儿童维权岗先进个人,同年在其带领下的民庭被评为“2011年度全区法院先进集体”, 1份裁判文书获得“2011年度全区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三等奖,这其中自是少不了她的功劳,而她却非常淡定,一如既往的投入到工作中,开始迎接新的挑战。
茫茫人海中,李其靖只是一位来去匆匆平凡女性。她外表平凡却跃动着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她身材瘦小却挑起公正执法的大义。李其靖用自己高尚的职业情操,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工作主题,维护着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着一名人民法官的人生价值。